曾經(jīng)到美國舊金山硅谷,參觀一些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基地,基地的管理人員告訴我,兩年內(nèi)這些新創(chuàng)公司的平均失敗率是80%。其間碰到一個斯坦福大學畢業(yè)的韓國裔新創(chuàng)公司CEO,自稱創(chuàng)業(yè)狂人,十年間三次創(chuàng)業(yè),一次成功,一次不成功,現(xiàn)在是第三次開公司,前途未卜。
創(chuàng)業(yè)艱辛,是個高壓力的事情,但見他一副怡然從容的模樣,我便向他請教如何能十年創(chuàng)蕩而矢志不移,他回答的第一點無甚新意,地球人都知道但就是大多數(shù)人都做得不太好,他說團隊的成員要始終相互信任,相互協(xié)商,在精神上相互支撐。
但他說了第二點,向前,永遠不要害怕,不要害怕能讓你勇往直前,或者很多的人是因為害怕失敗而一直向前,即使失敗也要用盡全力向前,很多人都是在成功前一剎那,因為面對壓力不再向前而失敗。
我不禁被觸動,回想我剛做CEO那幾年,興奮于被提拔之余,不知如何帶領下屬,找到正確的方向,那時公司剛起步,出去見客戶也時常碰壁,內(nèi)心的壓力,時常陣陣襲來。
公司的頂層是個很奇怪的位置,當你做得順風順水時,你想戀棧,卻總會有獵頭來誘惑你;當你初試身手,不知未來而心存畏懼,甚至萌生逃跑的念頭時,無人會來眷顧。
總經(jīng)理、CEO是個人人都想要爭坐的位置,殊不知高處不勝寒,我不知其他的CEO們在早年的心路如何,我也相信有人能天生就舉重若輕,但我那時深感責任和壓力,害怕和勇氣交替沖擊我的心靈。
心理學上說,面對壓力,男人的反應是或戰(zhàn)或逃,女人通過照料和社交訴求應對,但男女一致的是壓力會影響人的生理狀況、與人溝通的暢通、智力的發(fā)揮甚至可以導致人格偏執(zhí)障礙。
我不禁又想起公司早年,和一個來自于外部的ERP公司聯(lián)合實施項目,項目經(jīng)理是個來自新加坡的華裔女性,勤奮敢斗,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不常見的,她每天只睡幾小時,每次和她一起開會,她總是積極思考,勇于接受責任和挑戰(zhàn),是個非常優(yōu)秀的職業(yè)女性。
然而她似乎很驕傲,我也看出她想把她的驕傲傳遞給她的下屬,每天晚上我大概十點半離開公司時,總見她帶領她的手下,一批人圍坐在一起,還在埋頭苦干,桌上支起一個投影儀,一行大字打在墻上“只有偏執(zhí)狂才能成功”,令人嘆為觀止。
我一方面拿她和她的團隊的做法教育我的下屬,學習人家專業(yè)和拼搏的精神,甚至請她來給我的團隊上課,講授專業(yè)精神,另一方面我也暗自觀察和疑惑,她幾乎沒有周末、沒有私生活、沒有社交圈,這樣下去能持久嗎,這可是個要持續(xù)差不多一年的項目啊。
果然,沒過幾個月,她的手下先開始松垮,每天很晚來上班,團隊中彌漫負面情緒,抱怨空調(diào),抱怨用戶,抱怨項目的方方面面,漸露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之勢。
沒過多久,她身體也頂不住了,還進醫(yī)院動了個手術。最終這個項目做得并不成功,延遲上線,還遺留了諸多問題,很多年以后,其遺留問題還困擾著那家實施ERP的公司管理層, 我又被請去重新制定IT戰(zhàn)略,收拾爛攤子。
我不禁感悟,項目也好,公司高管生涯也罷,面對目標和成就的壓力是個常態(tài)。向前,永遠不要害怕是應該的,但絕不能逞一時之勇,身為領導,必須了解自己以及團隊成員的抗壓能力,然后順勢利導。
心理學上還說,當壓力適當?shù)臅r候,績效往往****,壓力過載時,績效就會下降,控制和舒緩壓力,必須首先對壓力產(chǎn)生的表象有所認知,最簡潔的方法是對由壓力形成的情緒反應有清晰的認知,這種情緒反應認知,有短期和長期之分。短期的情緒反應,往往是由幾件近期發(fā)生的壓力源事件引起,能注意到自己在一兩次會議或與人溝通中,出現(xiàn)了與自己以往不同的過激反應方式,便要引起警覺,自我調(diào)適。
長期的情緒反應很不容易被自己察覺,但見一人常年一臉緊繃,日見苛刻和煩躁不安,并不經(jīng)意地露出敵意,便是長期壓力所致。
導致壓力還有一些人格因素,A型性格,相信外部控制源控制自己命運者,消極易感性人群比較容易受到壓力沖擊。驕傲的人群,如企業(yè)高管,追逐雄心而喜歡招攬高于自己實際承受能力的責任或負擔,或負擔太輕,覺得不得志,也都能心魔上身。
但無論如何,人生與事業(yè)交替,是一個融合一體的長跑,時常自我檢查,建立壓力和情緒感知意識,便是找到扔掉心理壓力途徑的第一步。當然如那位韓裔CEO的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信任,相互支持,工作帶來的壓力便會舒緩很多。(作者為前貝塔斯曼旗下歐唯特信息系統(tǒng)中國區(qū)CEO,現(xiàn)為拿諾軟件CEO,上海交大-馬賽商學院AEMBA在讀學員)
廈門獵頭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