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其陰亂,利其弱而無主 ----可趁著因?qū)Ψ絻?nèi)部或內(nèi)心混亂,導致軟弱無主見的時機,影響改變對方
隨,以向晦入宴息 ---- 抓住時機采取行動,就像按日夜變化作息一樣,自然而順理成章
【開胃菜】管理老板小舅子,要馴服不要制服。
新來到一個單位,開始時,有的人很想表現(xiàn)一番,這種想法沒錯,但千萬不要過了。
你不可能一直堅持的行為,建議在最初的時候,千萬不要表現(xiàn)。
有些職場新人,在家時連個垃圾袋也不扔,新報到后,每天提前到單位打水掃地,節(jié)假日主動要求加班,領導布置的任務,有些明明有很大的困難,也硬著頭皮一概承攬下來。
這些表現(xiàn)與其真正的思想覺悟、為人處世的一貫態(tài)度和行為模式相差甚遠,甚至夾雜著 “過分表演”的成分,因而也就難以持久。不過,一旦不久后恢復本色,那領導和同事們對他的印象就會由好轉(zhuǎn)壞,甚至比那些剛開始來時表現(xiàn)不佳的同學,印象還不好。
因為“印象遞減法”會起到加倍描黑的心理效應,這種心理效應也就是著名的“阿倫森效應”。
阿倫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,他認為:
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喜歡、獎勵、贊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,最不喜歡那些不斷減少的人或物。
為什么會這樣呢?
其實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:從倍加褒獎,到小的贊賞,乃至不再贊揚,這種遞減會導致一定的挫折心理,遞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悅及心理反感的。
因而,“阿倫森效應”也會體現(xiàn)出一種關鍵心理:
隨著獎勵減少而導致態(tài)度逐漸消極;隨著獎勵增加而導致態(tài)度逐漸積極。
“阿倫森效應”提醒人們,
日常工作與生活中,應該盡力避免由于自己表現(xiàn)不當,造成他人對自己印象向不良方向逆轉(zhuǎn)。
同樣,它也提醒我們在形成對別人的印象過程中,要避免受它的影響而形成錯誤的態(tài)度。
而“阿倫森效應”最重要的應用在于:
你可以利用獎勵的減少或增加,來打破對方的心理平衡,把水攪渾,從而最終改變對方的態(tài)度。
有句俗語:你改變不了世界,那就改變自己。
但如果你不甘于窩窩囊囊的活著,并且改變身邊的環(huán)境,又是你的責任時,你有能力承擔嗎?
海濤就是這么一個有著倔驢脾氣,立志要改變世界的人。
海濤來自外企,現(xiàn)在一家規(guī)模很大的上市民企任職部門經(jīng)理。
海濤來到后,就覺得很不對勁。
大老板在他部門安插了一個親戚:小舅子蘇坤。
蘇坤名義上是他的手下,實際上,每件事情都喜歡插一杠子,而且調(diào)調(diào)基本上都和他反著唱。
令海濤煩惱的是:
蘇坤和他唱反調(diào),不是因為本事比海濤大,或者確實有創(chuàng)新的招數(shù),而只是出于本能:盡職。
其實作為大老板的特派員,蘇坤沒什么本事,除了唱反調(diào),蘇坤還真不知道該怎么做,才能體現(xiàn)自己的存在價值。而唱反調(diào)對蘇坤卻只有好處,沒有壞處:事情做成了,海濤也不會因此告狀(告也沒用);做不成,自己則可以向妹夫告狀了:當初如何極力反對,海濤一意孤行,最后導致失敗。。。
鑒于這點,蘇坤唱的可歡呢。
不過,這可苦了部門其他同事,最倒霉的就是蘇坤的幾個直接手下,到底該聽誰?
海濤也不舒服啊,一碗湯里有了這么一粒老鼠屎,這湯還能喝嗎?
海濤個人的心理調(diào)整倒沒有什么問題,只是蘇坤整天這樣,就直接破壞了團隊的凝聚力,而且也明顯降低了部門的執(zhí)行效率。但蘇坤擺明是大老板親自安插過來的,你肯定請不動,送不走,只能面對。
為此,海濤接連幾天吃不下飯,想著該如何控制這個局面?
海濤認為:
“如果自己和蘇坤正面溝通,曉以大義,肯定沒用,不要說大義,就是生活小常識,估計蘇坤知道的也不多。蘇坤其實是個頭腦很簡單的人,他只知道自己的使命:就是替妹夫看住海濤,防他動壞心眼。在這種狀態(tài)下,自己越和蘇坤套近乎,蘇坤就會越警惕自己不安好心。象蘇坤這種頭腦中就一根筋的人,其實是最不好弄的,因為水太清了。。!
想到這,海濤突然靈機一動:
“既然水太清了,那就把水攪混么,用“混水摸魚”之計,不就可以搞定蘇坤了嗎?”
想清楚了,海濤松了一口氣,連吃了好幾塊紅燒肉,安心的睡了。
接下來的日子,海濤不慌不忙,按計而行。
蘇坤開始感到海濤有些變化了:
“以前開會,談到工作安排,只要自己一唱反調(diào),海濤就不吱聲了,最后往往變成自己的獨角戲,落寂收場,F(xiàn)在,情況就不同了,只要自己一開唱,海濤竟然表現(xiàn)得比自己還激動,除了極力附和外,還大加贊賞,說了很多自己記不住的詞:獨具匠心?空前絕后?前什么,后什么的。。。這些情況很可疑,說不定暗藏著海濤什么陰謀,自己一定要小心,要時刻密切關注!
就這么過了一個月。。。
月底績效考核面談的時候,海濤激動得緊緊抓住蘇坤的說:
“太感謝您了,這個月對我的幫助太大了,你提的一些新建議,新想法,對我們部門這個月的良好運營,起了決定性的作用,你的功勞大大的,沒什么好說的,你的績效獎勵,我給你比上個月多評了50%,要不是考慮其他同事的感受,按實際貢獻,就是多評一倍也不為過。”
蘇坤有點暈,不過很快就平靜了,覺得理所當然。
雖然,海濤的前任,也有幾個給自己多評過獎金,但相比而言,還是海濤的話,最熱自己的心窩。
第二個月。。。
蘇坤受到如此激勵,調(diào)門自然越來愈高,幾乎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節(jié),
月底的時候,蘇坤私底下反思:
“自己也是人,人總是會犯錯誤的,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。從前確實自己有時候也會松懈,偷偷懶,在一些小事上,也懶得和海濤唱反調(diào),有些疏漏。但這個月,自己可以拍著胸脯負責任的保證,沒有漏掉一件事,每件事上都唱足了反調(diào),這次海濤一定會給自己評得更多”
績效考核面談的時候,海濤不出所料,更激動了:
“蘇坤大哥,你這個月的幫助更大了,在我們部門每個細節(jié)上都留下了你寶貴的建議,同事們都敬佩得您不得了,我更是從中受益匪淺,您真是我的好師傅。不過,有個事情想和您商量一下,這個月我們部門的績效由于一些客觀情況,被老板和其他部門打得分數(shù)很低,總的獎勵蛋糕減少了,我本想給您比上月再多評點,可手里實在沒有額度了,這樣吧,先暫時委屈一點,比上月就少評個20%吧。不過,您千萬不要因此而不繼續(xù)給我們提供幫助啊”。
蘇坤聽了有些失望,也有些失落,畢竟錢少拿了。不過,想想覺得海濤講得也有道理,就不多說了。
一晃,第三個月過去了,
這個月,雖然蘇坤還和以前一樣繼續(xù)唱反調(diào),但明顯沒有上個月起勁了,不過他心里還有一絲安慰:
“畢竟比以前還多拿30%的獎勵,而且海濤還是識貨的,能正確肯定自己的價值。希望這個月海濤能拎得清些,多評些獎勵,把上個月虧的補回來,畢竟自己上個月最賣力了。”
不過,績效面談一見面,蘇坤就覺得氣氛不對:海濤說話有些吞吞吐吐。
果然,海濤內(nèi)疚的說:“蘇大哥,我本想這個月給你特意多評點,把上個月虧欠你的補回來,不過,這個月,我們部門的績效沒有什么改變,當然這和您一點關系也沒有。老板很生氣,明確指示,所有考評獎勵只降不升,而且要大降。我再三強調(diào):您的合理化建議對部門貢獻特別大,要區(qū)別對待。不過協(xié)調(diào)了半天,也只是保住了您以前的考評獎勵,因此這個月還得再降30%。我知道這不公平,但實在沒辦法,我最擔心您因此沒有了積極性,從此不聞不問,不再對部門熱心提供寶貴建議。如果這樣,那將是我們部門****的損失,您不會這樣做吧?”
望著海濤充滿期待的眼神,蘇坤不好說什么,只好點點頭。
不過,出了門,蘇坤就暗暗的下了決心:
“下個月起,一切都和以前一樣了,我干嘛還這么起勁的摻和在里面,去提什么寶貴建議,F(xiàn)在,提建議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了,有這份精力,還不如玩玩手機游戲。以后部門里的事,自己再也不管了,再管,自己就對不住自己了。。!
可能內(nèi)心傷害太深了,
從此以后,蘇坤果然說到做到:不管大會小會,蘇坤都變成徐蔗進曹營,一言不發(fā)。
就算海濤主動問他意見,蘇坤也懶懶的回答:
“我沒有什么意見,你們自己看著辦吧,我覺得都蠻好的”。
會議效率為此提高了很多,團隊凝聚力也加強了不少。
海濤的很多想法和措施因此得以順利推進,部門的績效也明顯改觀了。
海濤會心的笑了。
【剝筍殼】:
蘇坤出于私利,經(jīng)常給海濤“唱反調(diào)”,嚴重影響了部門的績效,
但由于蘇坤是老板的耳目,所以沒有辦法將其清除出部門。
當海濤面臨這種兩難的境界時,沒有放棄,反而主動出擊,讓蘇坤自己主動放棄了“唱反調(diào)”的行為,讓我們一起來剝剝筍殼,看看海濤是如何巧妙做到的?
剝筍殼1:海濤希望得到什么理想結(jié)果?
回答1:改變蘇坤的觀念態(tài)度,讓其不再“唱反調(diào)”。
剝筍殼2:海濤為什么能讓蘇坤自己主動改變了“唱反調(diào)”的態(tài)度?
回答2:因為海濤運用了“混水摸魚”之計,針對“隨著獎勵減少而導致態(tài)度逐漸消極”的關鍵心理,讓蘇坤親見(Personal):針對“唱反調(diào)行為”的獎勵,在逐月減少,甚至完全取消了,從而使蘇坤的態(tài)度,從積極轉(zhuǎn)化為消極,最后徹底轉(zhuǎn)化為抵制。從此一言不發(fā),再也不“唱反調(diào)”了。
剝筍殼3:為什么海濤實施的“混水摸魚”計策如此順利?
回答3:因為海濤在實施過程中,緊緊把握了“混水摸魚”計策的2條設計(Plan)準則:
設計(Plan)準則1.乘其陰亂,利其弱而無主。
(可趁著因?qū)Ψ絻?nèi)部或內(nèi)心混亂,導致軟弱無主見的時機,影響改變對方)
這個準則強調(diào):行動的前提是基于對方處于內(nèi)亂無主見。
海濤案例里:當海濤發(fā)現(xiàn)蘇坤頭腦簡單一根筋時,就沒有急于采取措施,而是采取鼓勵、獎勵蘇坤“唱反調(diào)”的行為,讓蘇坤徹底混淆了“唱反調(diào)”行為的意義,誤認為海濤也是支持提倡“唱反調(diào)”的,從而對海濤接下來實施的“阿倫森效應”(獎勵遞減法),沒有產(chǎn)生任何防御,最后,導致自己主動放棄了“唱反調(diào)”的行為。
設計(Plan)準則2.隨,以向晦入宴息。
(抓住時機采取行動,就像按日夜變化作息一樣,自然而順理成章。)
這個準則強調(diào):行動的時機把握及實施要自然,不留痕跡。
海濤案例里:海濤在整個實施過程中,表現(xiàn)的非常自然,不管是會議上的鼓勵,還是三次績效面談,海濤都讓蘇坤覺得合情合理,這些對計策最后的成功是非常關鍵的。
剝筍殼4:“混水摸魚”這條計策實施過程中,該如何鞏固(Plus),確保最后成功?
回答4:海濤案例里,當海濤看到蘇坤在會議上已經(jīng)不再唱反調(diào)后,沒有就此結(jié)束,反而主動出擊,征求蘇坤的意見,這些對持續(xù)攪渾水,堅定蘇坤的決斷,起到了很好的鞏固(Plus)作用。
【回味豆】:
通過剝筍殼的梳理,我們就可以很容易解析出“混水摸魚”這條計策的“P4”:
知心(Probe):隨著獎勵減少而導致態(tài)度逐漸消極;隨著獎勵增加而導致態(tài)度逐漸積極> />
>>>>>>>>>>>
親見(Personal):獎勵不斷減少> />
>>>>>>>>>>>
設計(Plan):乘其陰亂,利其弱而無主。隨,以向晦入宴息。
>鞏固(Plus):可以順著魚的心理,采取行為不斷攪混水,避免水清而魚醒。> /> />
>>>>>>>>>>>>>>>>>>>>>>
在工作生活中,經(jīng)常會遇到一些不“善”,甚至“惡”的態(tài)度。
如果想有效改變這些“負”態(tài)度,只要針對“阿倫森心理效應”采取措施,往往就可以實現(xiàn)目的了。
當然,如何一開始獎勵“負”態(tài)度,而又不被目標對象察覺異樣,確實需要動動腦筋。
使用“混水摸魚”之計,不失為一個好方法!
廈門獵頭公司